2025年3月12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教研室于学期初组织召开新学期专业研讨会,聚焦汽车制造专业重点工作部署与教学任务落实。学院副院长谢飞、汽车制造专业负责人赵良红、佳木斯学院交流教师杨志豪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共同研讨新学期人才培养、实习管理、课程改革及教学设备建设等核心议题。会议旨在凝聚共识、细化分工,为新学期教学科研工作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会上,汽车制造专业负责人赵良红老师首先围绕应届毕业生工作安排展开部署。他强调,本学期的首要任务是落实毕业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要求论文指导老师严格跟进学生实习在岗情况,定期与企业沟通,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并按时提交毕业论文。针对就业信息登记工作,赵良红明确需以实习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作为佐证材料,督促学生及时提交相关材料,并提醒教师关注就业信息填报系统的截止时间,避免延误。此外,他提出全体教师需加快教研教改课题研究进度,加快推进各门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力争本学期完成课程框架搭建与基础内容上传。他还特别介绍了佳木斯学院杨志豪老师的交流计划,安排其参与《智能传感器与图像处理技术》《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旁听与教研活动,促进跨校教学经验共享。
学院副院长谢飞在补充发言中指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优化是学院本学期的重点任务。他透露,计划于3月底召开专题会议,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与研讨,结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修订新学年人才培养方案,并重点完善高职本科衔接课程标准的实践模块,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毕业生实习管理,他建议论文指导老师强化动态跟踪,要求学生每周提交两次在岗证明(如工位照片、工作视频),并建立实习问题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岗遇到的困难,切实保障实习质量与安全。
会议期间,胡正博士就新到教学设备安置问题提出建议。他表示,学院近期接收了30台智能控制领域的新型教学设备,涵盖自动驾驶仿真平台、智能传感器实训套件等前沿技术模块。他建议在现有实训室内合理规划空间,腾挪部分闲置设备,优先为智能控制教学区腾出约50平方米的场地,并联合企业工程师于两周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确保本学期《智能控制系统实训》课程顺利启用新设备。此外,他提议组建教师技术培训小组,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设备操作培训,提升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新学期汽车制造专业在实习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及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方向。副院长谢飞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兄弟院校的联动,以“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和“专业数字化升级”为抓手,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全体教师表示将协同推进任务落实,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专业内涵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