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设于2020年,拥有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共实训中心,是国家汽车专业1+X考证广东省办公室以及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1+X定点考核单位,是学校第二批申本专业。
专业共8位专职教师,博士5位,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实验助理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人,兼职教师10人。专业拥有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2000万元,主要有比亚迪、丰田、北汽等新能源整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教学相关设备。
专业设立以来,先后主持科研纵向及横向课题14项,其中省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4项;教研教改课题15项;获专利授权30余件。学生获国、省、市技能大赛奖项20余项。专业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已和多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实训室,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以高标准,打造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三个文化传承,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调试检修、保养维护、整车制造及研发辅助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辅助开发、调试、性能测试、检修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培养崇实向善、尚美养德、身心健康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与检修、底盘线控执行系统调试与测试、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测试技术、动力电池与管理技术、电机与电机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图像处理技术、新能源汽车网关控制技术、汽车嵌入式开发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混合动力发动机结构与检修。
毕业生可获得的技能证书:低压电工(中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或以上)、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一级或二级考试(或以上)、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就业去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家;新能源汽车上游厂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厂家等);新能源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企业;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企业;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及单位;智能网联相关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销售及维护企业等。
就业方向:新能源汽车电控、电机和电池辅助开发、检测、检验;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安装调试应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自动驾驶测试、视觉算法标定测试;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员、服务主管;新能源汽车销售与保险服务人员、主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测试与维护、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管理等应用技术人员。
版权所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