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绿色细胞工程突击队云浮新兴行——探寻碧塘文脉,义修技能暖茶园

2025年07月17日 13:35  点击:[]

七月的云浮新兴,暑气蒸腾里透着草木的清香,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绿色细胞工程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乡村的好奇与服务的热忱踏上新兴这篇沃土上。手上拿着的实践队旗在村道上迎风招展,身披百千万志愿者服的他们遵循自己跃动的初心——既要在历史的肌理中读懂乡村,更要用专业的技能温暖乡邻,让青春的足迹在田野间留下深刻印记。

716日上午,绿色细胞工程突击队怀揣着对清廉文化学习的期待之情来到了以清廉文化著称的碧塘村,在碧塘村村委陈委员的热情引导下,突击队成员们从村委办公楼出发,沿着村内蜿蜒整洁的青石板路开始了游览碧塘同心树,到碧塘书院、再到一品夫人故居,沿路两旁,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墙角的牵牛花悄然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乡土气息与文化韵味。陈委员边走边向大家介绍着碧塘村的村容村貌、历史沿革以及清廉文化的传承脉络,让队员们在移步换景间对碧塘村有了初步而美好的印象。 当突击队来到碧塘村著名景点——"一品夫人故居",刘委员以其生动风趣的讲述,为大家拉开了明代清官彭津夫妇廉政故事的序幕。委员"一品夫人二品官"的传说为引,讲述了大脚夫人因接生皇子有功获封一品诰命的轶事,以及彭津为官清廉、夫妇二人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故居内陈列的文物和展板,展现了明朝清官"正大光明"的为官之道,让突击队员们深刻感悟到"饮水思源、富不忘本"的廉政文化内涵。队员们表示,此次学习不仅加深了对传统廉政文化的理解,更坚定了服务基层、廉洁自律的信念。

 

 

 

 

当天下午,烈日依旧高悬,绿色细胞工程突击队的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带着装满工具的蓝色工具箱,马不停蹄地转战至稔村镇茶园村开展家电焕新志愿服务。他们深知,专业技能是服务乡村的“硬通货”,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村民解决生活难题。志愿者们拉着工具箱前往茶园文化楼

      当天下午,茶园村的文化馆前热闹了起来。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玉春、专业指导老师陈胜坚老师的带领下,稔村镇团委刘书记早已在维修点等候志愿者们的到来。随后,志愿者们听从指导老师的指挥迅速搭建起临时服务点,志愿者们抬出工具箱、拼起桌子、摊开工具袋,家电焕新服务站“开张”,就有村民都带着家里出故障的电器来了闻讯而来。登记组的两位突击队队员,一边接过村民手中的家电直到弄清楚故障情况才在登记本上认真记录,再贴上写有编号的标签。志愿者的每个细致的步骤获得村民们沉甸甸的信任,让闷热的午后也泛起了暖意。

 

 

接待登记村民家电故障

    维修区也是暖意融融,老师们正手把手指导着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螺丝刀与螺丝咬合转动的 “沙沙” 声清脆均匀,仿佛在细数着每一处需要呵护的细节;拆解下来的零件在掌心轻磕碰撞,发出 “叮叮当当” 的细碎声响,像是在进行一场小型的机械对话;当某个故障被成功排除,设备重新启动时,偶尔响起的 “嗡 ——” 的运行声绵长而有力,如同胜利的号角在空间里回荡。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声响,既有工具与零件的默契配合,又有师生协作的温情流动,共同谱写成一曲最质朴动听的乡村服务交响曲,在维修区的每个角落轻轻流淌。

 

 

老师指导志愿者修理家电

 

此次碧塘村清廉文化学习及茶园村家电义修活动,实现了暑期三下乡文化探访+技能服务形式,其中,突击队队员们在茶园村共修复各类故障家电十余件,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更让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接下来,突击队将继续深入新兴县的村落,,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播撒青春的种子,让青春的力量伴着便民服务的温暖与文化传承的力量,在更多乡村角落绽放光彩。

文字 卢宝宜

照片 冯凯馨

 

上一条:“第五站能源校友企业行圆满成功:以初心会友,于澳科菱共探热泵技术的能源新篇” 下一条: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云浮新兴行——青春暖东成 志愿清尘送凉护健康

关闭


版权所有:顺德职业技术大学-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